來源:京師經緯-教師資格證培訓 時間:2019-06-21 點擊數:次
中學老師資歷證綜合素質科目考點:我國小學教育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
第一章 職業理念
第一節 教育觀
命題點:在我國小學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的門路
(一)宏觀——國家政策
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價值觀點,其初衷在于改正“應試教育”景象。
1995年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》,首次對“素質教育”“素質”的概念進行了界定:素質教育包含“政治素質、道德素質的培育”“迷信文明素質教育”“身材素質教育”和“心理素質教育”四個方面。
2006年,第十屆全國國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訂正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任務教育法》明白劃定:“責任教育必需貫徹國家的教育發展,實施素質教育”。這標記著素質教育已經回升到法律層面,成為國度意志。
(二)微觀——學校詳細辦法
(1)學校管理
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,須要學校管理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。
(2)課外校外教育活動
除學校的正式課程是實行素質教育的道路外,還有各種課外、校外教育運動。
(3)中小學班主任工作
在學校教育中,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、教育者和管理者。因而,班級素質教育發展的后果,取決于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思維、管理辦法跟教育方式。
(三)中觀一新課程改造的推動
新課程改革的詳細目標為:
(1)實現課程功效的改變(中心目的);
(2)體現課程構造的平衡性、綜合性和抉擇性;
(3)親密課程內容與生涯和時期的接洽;
(4)改良學生的學習方法;
(5)樹立與素質教導理念相一致的評估與測驗軌制;
(6)履行三級課程治理制度。
統考考試動態